七月一日前駐日大使許世楷先生及夫人盧千惠女士一行人蒞臨本校,為了日本產業經濟新聞報「SANKEI EXPRESS」的專欄,特別至本校科學中心參觀,瞭解「阿勃勒樹笛」的製作及演奏方式。
日前接到盧女士寄來的報紙。拿著寫滿日文的報紙,看著翻譯的文稿,讓我與大仁團隊激動不已,小小科學家課程推行了十年,今日能將我們的理念與成果行銷到海外,是對團隊成員莫大的鼓勵。
感謝盧女士對於大仁教育理念及小小科學家團隊的肯定,並且願意專文為我們介紹,讓大仁團隊能夠以更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前。
|
2011.7.15日本產業經濟新聞報「SANKEI EXPRESS」 |
【全文翻譯】
聽那一笛黃金雨
作者:盧千惠女士
我小時候的六月,台中的街道,因著鳳凰樹紅色的花變得很美。三十多年居留國外,心裏繫戀的是那滿街的鳳凰樹花。回到故鄉,不知是什麼原因 ,鳳凰樹消失了。替代的是一點都不美的黑板樹。我真想查出,是那一代市長的時代選擇了這麼醜的樹當台中的街道樹呢。現在,台中的初夏可見的樹花,最美的是開黃花的阿勃勒樹。風吹,黃色總狀花序隨著風飛,下雨,雨滴催著花瓣落地,點綴地面。阿勃勒樹和鳳凰樹一樣,都結出豆莢。鳳凰的豆莢扁平,阿勃勒的是大約五十公分長的筒狀。和花一起吊在樹枝上咖啡色的豆莢,是去年留下來的,今年的還呈綠色。掉落地上的,小孩子拿來玩耍打鬥,有時,老人家會拾回去當槌肩棒。
台中西屯區的大仁國小自然科學教師邱克能先生,擔心著現在的小學生遠離自然,輕便地買回工廠產品的玩具,而開始示範製作手工的道具。校園有一棵阿勃勒樹,有很多豆莢懸掛在樹枝上,就想用它製作笛子。取下咖啡色的豆莢,用十元買回來的手工用鋸仔,小心切斷前、後部,用解開的鐵絲衣架,刮去裏面的豆仔,洗好後,用小型鑚孔機,順著真笛的孔鑽孔。上面用衛生紙塞住,然後接合切斷的上下部份,這樣,從邱克能老師巧思和能幹的手,產出一支阿勃勒豆莢笛子了。